节后一周的市场表现基本符合我公司此前判断,当前市场中热点、概念“杂乱无章”,后继乏力,情绪面偏冷,未能形成方向上的一致性预期。 盘面上,一些如非银、农林牧渔、钢铁、纺织等低估值板块开始有所异动,可见部分机构在策略已开始明显分化;距离本月26日的“五中全会”还有五个交易日,市场大概率维持横盘震荡态势的同时,逐渐达成共识——即瞄准“十四五”规划落地的实质性内容。 近一年来我们对于“十四五”进行了持续的关注与追踪,直到近期才有一些实质性的信息逐渐“浮出水面”,如汇丰、大摩等国际顶级投行开始放出一些推荐重点关注的赛道与投资逻辑;而其中原被市场给予“厚望”的科技板块大概率会在“十四五”前期利好兑现,分化为“消费的角度看科技”或“自主可控+国产替代”等。 更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,“十四五”规划对于地产行业的“预期差”的引导,甚至极有可能打破投资者对于“房地产经济”原本的侥幸预期。经济换挡提速、动能转换的前提必须以市场预期的转向为基础,“双循环”背景下,居民家庭财富“脱房入市”、不断的全面开放,以及资本市场的良性上涨才是形成未来5到10年大牛市的“顶层设计”。
三方观点:
国内:
【中信证券:A股的中期慢涨已经启动,并将持续数月】 A股的中期慢涨已经启动,并将持续数月。配置上,建议继续关注顺周期板块和科技龙头;前者包括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弱美元的有色金属和化工,以及受益于国内消费修复的部分可选消费板块;后者建议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。另外,还可关注“十四五”主题中市场认知相对不足的品种,包括产业政策相关的军工电子、信息安全、半导体和光模块;人口政策相关的母婴板块。
【海通证券:经济复苏已在路上 市场结构阶段性再平衡中】 三季度早周期行业占优说明经济复苏已在路上,市场结构阶段性再平衡中,中短期后周期的金融地产更优,科技是转型升级牛的中长期主线。行业配置方面,疫情冲击过去后主板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,行情有望从早周期向后周期板块蔓延,即大金融地产。展望未来一年到一年半,科技仍是产业主线,基本面将更强,如新能源产业链、计算机等。
【国君策略:震荡格局不变 冲击上沿可期】 本周震荡中枢蓄势,未来1个月市场冲击上沿可期,建议把握金秋行情。科技板块在Q3盈利修复叠加长期增长路径清晰下,为首选进攻方向,中美拐点是科技行情起点。当前市场对科技板块短期问题担忧较多,随着“十四五”规划、“双循环”相关政策落地,市场将预期政策力度足以对冲中美、行业补贴政策等短期扰动,从而提升科技板块估值。短期看,中美风险对科技的压制已近极限,这将是科技行情起点。
【华西策略:市场持续上行动力仍将维持 关注三条主线】 随着改革预期酝酿推动风险偏好由低位回升,宏观环境温和向好,市场持续上行的动力仍将维持。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,板块快速轮动,市场主线尚不清晰,投资者仍然需要密切关注三季报的披露进展。结构上关注三条主线,第一条,关注十四五产业规划预期相关板块;第二条,持续关注三季报高景气的方向;第三条,关注四季度有望受益于低估值因子有效性上升的板块。
关键词:慢牛已启动、经济复苏、震荡格局、金秋行情、十四五、三季报、低估值。